在我国,结直肠癌发病率处于居高不下状态,如何降低发病率,早期发现、及时治疗仍是关键。刚刚过去的5月29日,是世界肠道健康日,如何优化早期筛查方案,受到关注。

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,2020年,在中国常见新发癌症病例数中,结直肠癌排在第二,新发病例约55.55万例,占比约12.2%;另外,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死亡病例达到约28.6万例。

结直肠癌高发后,带来的是治疗负担沉重问题。

在近期的一场论坛上,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副主任、教授李爱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中国85%以上结直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,结直肠癌越晚发现,治疗费用就越高,远端转移阶段治疗费用是癌前病变阶段的24.6倍,如癌前病变阶段,治疗费用或大约在0.83万元左右,但到了远端转移阶段,治疗费用可能上升至20.38万元。“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仍仅有15.02%,这一数据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。”

结直肠癌属于“懒癌”,早期结直肠癌通常无明显症状,因此容易被忽视和漏诊。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大科暨消化内镜中心行政主任张北平教授表示,从息肉、腺瘤到发生腺癌,绝大多数结直肠癌发病时间长达十数年,给筛查留出15-20年的窗口期。虽然肠镜检查是“金标准”,但仅靠肠镜检查是“不可能的任务”,一方面多数人因怕痛、怕麻烦、侥幸心理等,导致肠镜检查依从性并不高;另一方面,大医院的肠镜检查常年处于饱和状态。“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肠癌筛查方法。”

目前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常用的模式有调查问卷、粪便隐血、血液肿瘤标志物(CEA+CA199)、肠镜等。传统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,是先用调查问卷筛选出危险因素,再通过粪便隐血检查来评估危险等级,之后才进行内镜检查、明确诊断和治疗,但这一方案仍不能很好地解决早筛问题。

“调查问卷因耗时长、人力成本高而容易出现偏差,粪便隐血检查存在特异性差、准确性低等问题,而血液肿瘤标志物则不适合做早期筛查,种种情况导致肠镜筛查的依从性也偏低。”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行政副主任、教授孔宪和表示,传统肠癌筛查方案有待优化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,在结直肠癌早筛中,粪便 DNA 检测产品具有无创、便捷等特点,正得到关注。2018年12月20日,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粪便DNA肠癌检测产品上市后,截至目前为止,国内有多款粪便DNA检测产品获批上市。

近期,康立明披露了其粪便 DNA检测产品“长安心”真实世界应用数据情况。截至2021年12月,该产品完成了33万例前瞻性筛查,其中约有17.55万例筛查数据可追溯,共有约1.21万例受检者结果呈现阳性(阳性率6.9%),其中阳性结果的4970例受检者进行了肠镜复查(肠镜依从性41.0%),一共发现3408例需要治疗的受检者,其中755例肠癌,1444例腺瘤,1209例息肉。

多位消化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相比传统的粪便隐血检测,粪便DNA检测准确性有所提高,也提高了肠镜检查的依从性,粪便DNA检测+肠镜诊断序贯结合,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检出率,但受限于价格偏高、未能进入医保等因素,粪便DNA检测在临床中还未能大规模应用。

“中国结直肠癌筛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目前也亟需探索出合适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。”多位专家这样认为。

相关阅读

本文我国结直肠癌高发背后,早期筛查方案有待优化由FX112财经网 首发,欢迎转载,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。
免责声明:FX112财经网(https://www.942fx.com)发布的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、图片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 性、原创性等,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关注FX112财经网,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! 分享到: 新浪微博 微信

扫描左侧二维码
添加小编微信加入财经交流群